《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规划(2016—2019)
2019-04-26 15:22 来源: 浏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加强本课程建设,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医学院校教学发展大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本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医学特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创新,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

    二、建设目标

    1、打造特色课程教学体系:概论课与医学专业和本校军旅文化背景相融合,打造医学特色突出、军旅传统鲜明的课程教学体系。

    2、构建优秀教学团队:探索建立由医学专业教师和概论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形成知识结构互补、精诚团结的优秀教学团队。

    3、扩展校外实习基地:在3年内争取在新都区、武侯区、金牛区等建立10个左右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实践教学。

    4、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做好授课内容、授课模式和案例选择等方面创新,着力把本课程建设成网络网络精品课。

    三、建设内容

    (一)理论课程

    以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为基础,结合新形势和社会重大、热点事件,更新、补充教学素材,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坚持课程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契合:教师应该站稳政治立场,提升自身政治素质,运用正确的政治话语开展教学;同时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观点进行理论性阐释,做到以理服人。

    2、重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转换:加强教师备课环节的管理,引导教师做好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从学术话语到课堂教学话语的转换,鼓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研究和创新: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相关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引进课堂,不断丰富、充实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

    4、着力打造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内容:注重人文思政学科和医学学科交叉。在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模式、教学话语等方面要注重实用、新颖,符合医学生的特点,注重开展针对性的医德医风教育。

    5、增强教学内容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度: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要努力运用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困惑进行解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接合具体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实效。

    1、问题牵引式教学就部分章节中的内容,设计出几个与现实接合紧密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2、讨论式教学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对一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讲解,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3、角色互换式教学课前制定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准备教学任务,分组到讲台进行授课,教师作为作为学生听课。最后点评总结。

    4、案例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具有医学特色的案列,对理论和观点进行讲解。

    5、混合式教学:综合运多种教学方法,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使课程内容系统性和开放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

    (实践课程

    1、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规范实践教学流程、规范实践教学内容,规范实践教学的评优评先、规范实践教学的格式和材料。

    2、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在3年内争取在新都区、武侯区、金牛区等建立10个左右的社区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实践教学。

    3、形成实践教学的理论成果: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

    4、凝练实践教学特色:进一步凝练实践教学的医学特色,在实践教学的主题选择、学生的实践项目指导、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

    5、探索多种实践形式:鼓励教师围绕每年的实践教学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

    (网络课程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未来三年的重点。

    1、努力申报校级优秀网络课程以原有的校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基础,建设打造网络课程,并申报校级优秀网络课程。

    2、建立完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以校园网“课程中心”为平台,建立完善网络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交互式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教案课件进行自学,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目的,通过网络课程资料库,较全面了解和把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像背景资料和现实社会发展动态,使用网络课程习题库实现自测自评,通过网络课程实现师生互动,参与问题讨论,作业的布置与收发,使学习更多元化。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评价标准按照学院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总分100分,其中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总成绩形成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

    2、形成性评价课程作业60%+考勤20%+课堂表现20%。形成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3、终结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

                                  二0一六年九月十八日  

上一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规划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三年规划(2017.9—2020.8)

关闭